從來沒想過,自己也會是過教師節的一份子。
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,統統都跟別人一樣,在幫老師過教師節,
當然我也有跟人家不一樣的,就是幫爸過教師節,
在家裡他是爸爸,在高中他是老師,
很奇妙也頗尷尬的身份,完全就是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的實例。
為什麼尷尬哦?
想想...走在校園裡相遇了,到底我要喊爸還是老師?
還有...跟著一大群的同學坐在教室裡上他的課,同學不時還會偷偷注意我的反應,
要不就常跟我說:「我對不起你爸!」(這是我想講的好不好?)
爸應該也跟我有相似的感覺吧~就那種小監介的氣氛...扯遠了。
好吧~就算教的年紀再小、教的東西再淺再生活化,
幼教老師也是老師,而且是最容易被輕視的老師。
常有人講,騙騙囝仔幹麼唸到大學或研究所啊?
切...那修車的、做衣服的也沒必要讀研究所吧....
隔行如隔山,千萬不能輕視每一種看似簡單的行業,
其中的辛苦非得要做了才能體會。
奇怪~愈扯愈遠....
第一個教師節,我還陷在初出社會的迷亂中,
學校教的和實際工作要做的,好像是八竿子打不著,
家長也還處在適應新老師或適應孩子進園的處境,
小朋友...豈是一個亂字能形容。
卻也能逐漸感覺,那種被崇拜的虛榮感...不是,是身為教師所能體會的感動。
第二個教師節,我以為我已經了解社會的險惡,實際卻是一山還有一山高,
隔著一條高屏溪,人心的複雜差異真是十萬八千里,
活生生血淋淋的爭權、猜忌,就在眼前上演,
家長好的好、壞的...嗯~you know
小朋友....平平都是南部,差一條溪就差這麼多,
精明的、受寵的、單親的、遲緩的...能想到的類型統統有,任君挑選。
但似乎因為城市的觀念,也有可能是園所的風氣,
家長的表達謝意還真是電視劇,怎麼說,送禮的、親手做的都出現了,
其中也有真誠到令我感動的。
第三個教師節,我脫離了那個身份,變成人家口中的無業遊民。
很奇怪,如果一直唸書唸上去沒有中斷,人家就會當你是學生。
一旦出了社會,把工作放掉去做別的事,人家就會說你是米蟲。
可能是要負擔的責任要比以前大多了吧!這個問題真值得思考。
脫離了那個身份,找不到另一個能代表自己的身份,
其實滋味不是很好受,這就是那個理論~沒有滿足愛與歸屬感,
人一旦沒有被屬於某個團體,通常都會迷惘,
然後就會急著尋找能再參與的新團體,一個人是不能過活的,我總是這麼想。
當然有例外,但也是少之又少。
所以,我現在是急著找尋能讓我有歸屬感的身份,是吧?
目標在遠方,要努力邁進~GO!
- Sep 28 Thu 2006 23:38
教師節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