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前,園所陳媽媽替櫻桃、小鹿和我報名志工基礎訓練,
由於那次的課程相當多人參加,稍晚到的我們只能坐在最後一排很不舒適的椅子,
還得連坐兩天聽著很枯燥乏味但必須要了解的課程,
或許是這樣的上課情形,也或許是在上課以後就有很多事情接踵而來,
這張用工作中難得的週休二日換來的結業証明書,幾乎讓我遺忘有它的存在,
直到上星期回家,爸跟佳提起屏東社大要辦理志工基礎和特殊訓練,
在一旁的我,才猛然想起我早有過基礎訓練這回事,
糊塗的爸也發現上週六日就是基礎訓練,佳已來不及報名,
我就嚷嚷著要參加,但更糊塗的是我,回高雄以後才想起,
這週六下午的台表家《郵差》的戲票早已買好,
那還真是天人交戰的一刻,戲的介紹看起來是部好戲,
特殊訓練是一年一回,搞不好明年不一定會辦,怎麼辦?
最後,郵差敗給志工,只好對不起台表家、對不起肥雪、對不起我的荷包了。
爸事先有告訴我,去上課的多半是屏東社大的志工,
果然沒錯,在場要不就社大志工,要不就別的團體的志工,都各自有伴,
爸在兩天的課程裡只參與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早上,
而且他在那裡像在省潮差不多,個個都認識,出入辦公室像自家廚房,
我沒跟他有太多的接觸(幹麼講的很不熟啊)
也是得靠自己去認識別人(這不是廢話嗎=.=)
來上課的多半是跟爸年紀差不多的人,年輕人真的不多,但還是有,
有位笑起來瞇瞇眼臉紅咚咚的中性小女生,爸說她從小就跟家長來,是在這裡長大的,
主持人介紹她現在唸屏教大,爸還笑說怎麼看起來還像個國中生,
感覺她真是個傳奇性的志工孩子。
課程內容蠻精采的,第一天第一堂放了之前社大主辦全國志工研討會的工作紀實影片,
本來對這樣的團體有點遲疑的我,看完影片很感動,
每一個認真的神情,加上主講人介紹情況,頓時感覺社大志工真的非常有組織!
第二堂課不想多說,主講人有點冷、講的內容大半在說他的政績,
加上他長的像某位討厭的人,雖然很對不起這位主講人,
但我實在無法盯著他說話,因此他講的內容也沒辦法有效的吸收。
下午第一堂是美和周芬姿老師,她是社大前任主任,
雖然她上的內容屬於比較學理的知識,但她就是有辦法講的很生動,
上她的課的同時,我好像回到以前在屏科上小馬的課的感覺,
剎時筆記很認真抄起來(其實本來就很認真在抄)。
第二堂就介紹社大校務運作和活動,主講人介紹完,
放了他們製作的「屏東作家身影」紀錄片第三集,
裡面介紹兒童文學家黃基博和客家詩人曾貴海,
基博老師真是久聞其名,看影片總算看到他本人,稱他為可愛的老兒童一點也不為過,
爸還透露他和莊世和師公交情非常好,以前黃老師寫兒文莊師公畫插畫,
兩人還曾組過出版社,之後影片裡就出現莊師公,他是另一個可愛的老兒童,
兩個人的交談就能感覺到他們的可愛和感情;
另一位介紹的是客家詩人曾貴海,這我倒是第一次聽過他,
開頭他唸著他寫的客家詩,頓時又回到早上在車上聽著爸和爺奶講客家話時,
那種覺得客家話非常好聽非常親切的感覺與感動。
主講人之前介紹到前兩集有訪問曾寬和許思,我聽到還真的很想看,
沒想到看完第三集第一天課程結束後,社大辦公室就送了每人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光碟,
整個就開心起來,期待回家趕快放來瞧瞧。
要離開時,爸和社大主任秘書邊走邊聊有關最近在籌備潮州社大的事,
聽到爸說了一句:「對啊~潮州真的是很多寶」
回家的路上和爸聊天,由人潮洶湧的冷熱冰談到潮州的古蹟,
其實還不能算是古蹟,算是老建築而已,
我想起國小時為了作業,曾到中山路上拍過老建築,現在那裡也拆的僅剩一棟,
爸說那都是私人所有,文化資產的重視也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,
所以也沒有辦法,他還講到建基路上也有不少棟老建築,
我起初不懂裝懂的點頭回應,但我還是問了建基路在哪,
爸大概覺得我很好笑,偷笑了一下才告訴我,我的回憶也逐漸被勾起,
那裡可是我小時候音樂生涯的一條路咧~那倒還留著許多老建築,
那條國中時代愛走、被暱稱"摸乳巷"的兩棟建築間的窄巷(不是只有鹿港才有喲)
依然存在著,對呀~走那巷子就能在其中窺見以前年代的生活方式;
這一晚,我興沖沖的看起作家身影第一和第二集,的確沒有第三集製作的好,
但能更加認識好久不見的曾寬老師也就足夠,看著他說以前自己投稿多次都沒上,
就會憶起上他的寫作課時,他總愛在我的文章後面批大大的紅字「投搞」,
若沒有他的鼓勵,我想我寫文的欲望永遠會被停留在,
國小三年級那個在眾多同學注目下寫完的文章,被老師誤會抄別人而被退稿的不服氣,
以及往後三年國小生涯裡不斷投校刊卻不見縱跡的挫敗吧!
看完影片,一下子的所有回憶、影像、對話全部串連起來,
爸說的真對,潮州都是寶,只是沒有被介紹出來,
順便說,明華團的發源地也在這裡,
原來,我住在這裡卻一點也不了解這裡,
原來,這裡真是塊寶地。
第二天的課程,早上是志工團經驗分享,經驗很有趣,章程很嚴密,
但講的方式比較平舖直敘,導致我中途神遊見周公去了,
第三位主講人是志工副團長,屏中退休數學老師,熱愛登山,
他除了分享志工經驗,還給大家看了他去登山拍的照片,
台灣的高山真的很美,而且還見到稀有哺乳動物-水鹿(?),
爸說難怪他少出國,因為台灣就夠他走透透了。
下午的課是這回課程最精采的,主講的是美和的陳宇嘉老師,
因為顧及要到高雄的時間,爸前一晚看看講義後決定不上他的課,
爸我只能說,沒上到真是太可惜了,
他舉了相當多有關社區營造的實例,包括他的親身經驗,
而且說話也很幽默風趣,大家聽的津津有味,我想那節課應該沒人睡著吧!
到最後他才切入講義上的一些理論觀點,讓大家前面的實例套用到理論上,
印象就會深刻許多,
這堂課也神奇的,我和一位志工有了初步的接觸,
雖然只是幫她找講義、她問我老師講的apple是什麼、她借看我的筆記,
但就像陳老師說的,彼此間有了交流,那感覺蠻奇妙的。
爸來接我的時候,跟他說到老師講的精采,他就說:「哎~嘸菜~」
可惜厚~~
早先幾週回家時,爸就有陸續跟我提到潮州要辦社大的事,
這次去屏東社大參加訓練,除了對這件事更加了解以外,
又再一次的透過別人認識爸,以前是在省潮,現在是在社大,
上了兩天課,三位主講人都提到爸,坐在他旁邊的我,
看見大家回頭或背後注目的眼光,還真有點奇妙,
有一個這麼人人稱讚的老爸,是福氣,但也是種壓力,
以前爸的同事就曾對還在任教時就不斷進修的爸說過:
「你也留一點書給你女兒讀啊!」
這句話是媽轉述給我聽的。
當別人都說你的爸爸有多麼棒多麼崇高,當他的小孩就不是件容易的事,
況且我還曾在他任教的學校就學,一舉一動所有老師教官都看的一清二楚,
算我刻意神經大條裝做沒看見,也自己發展出一套應對方式,
不然那樣的日子,對成績爛到常要補考的我來說,實在是種折磨,
我能了解妙和她的哥哥姐姐為什麼堅持不要唸省潮,不過我和茵也這樣走過來了。
當這種人的老婆也很累,忙別人的事永遠比忙自己的事還要積極,
犧牲自己奉獻別人,老婆就得跟著犧牲,還把小孩養成跟爸爸一樣的個性,
老是為別人的事著急,難怪媽總愛唸我們:「不要跟你爸一樣」
但我也看到她已經慢慢接受、漸漸習慣,某些事她的堅持也有她的原因,
不過爸,人家前志工團長還有老師們都有說了,先把自己和家內事處理好再來當志工,
還是要多關心你老婆嘿~帶她一起去吧!
- Nov 19 Sun 2006 23:53
學習.重新發現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