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體罰=處罰=管教?
體罰≠管教?
這個問題應該是長久以來就一直持續著,
有一些點很值得注意,比如爸媽能體罰孩子,老師就不能?
體罰的真正定義是什麼?
這樣的一個問題又會衍生出更多的枝節,
不適任教師、教育體系, 的確,也不是一個小時的節目就可以談的完,
我是看了沈春華的新節目,正好談到這個議題。
現場來了兩位有20年教學經驗的現任老師,還有一位教育部常委及全教會的一員,
以老師現有的教學經驗,兩個人都說有過體罰的經驗,
起初我也有小嚇到,不過仔細一聽,
不外乎是斥責、罰站、抄課文等等,當然有嚴重一點的,
想想,小時候受到的體罰有的還比這些強烈。
這個問題站在很多人的角度來看, 都會有不一樣的解釋,
也會有不盡相同的看法,
我比較不喜歡那位常委,她在節目中的話顯然很有官方迂迴打太極的模式,
推來推去,根本不明白她真正要說的是什麼,
但也不能怪她,畢竟她代表政府教育部的一方,這也是她的無奈, 態度讓人不太喜歡就是。
有位現場觀眾說到,他贊成零體罰制度的原因是,
若反對零體罰,那有關於適度體罰的程度是相當難去定義的,
這個原因很奇怪,
若是這樣,那不就變成,贊成可以隨地倒垃圾,因為焚化爐太難蓋,
他的理由實在不能成為理由。
現在的老師是愈來愈難當、壓力愈來愈大,
不管是教哪一個年紀,教學進度、孩子性格養成、親師溝通都是一定存在的壓力,
結果又因為某些不適任教師不當的體罰,
社會上給予更多的壓力,是怎樣,老師真的要做仙哦?
是沒錯,要擔任教育這種艱難的任務,本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,
要執行的人,也得有相當的肩膀,可以抗起一切,
只是,一切的一切,不能只單純的去歸咎於是老師或家長或教育出了問題,
問題都是一體兩面的。
其中一位老師說的也很對,體罰是沒有辦法的老師才用的辦法,
但另外一位老師的做法也並沒有錯,他因材施教,且看起來也會控制好適度的體罰,
說真的,當有一天,對於一個犯錯的孩子, 而他的錯足以影響到傷害自己或別人時,
我們做老師的卻只能溫和的說:「你做錯了哦~下次不能這樣哦~」
連最基本的責罵都不能有,那以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?
不得不說,某些上位者和高層官員,還有學術人士,
對於這些狀況都抱持著太過理想、很夢幻的想法,
在少子化的情況下,孩子被管教的機會愈來愈少,很令人擔心的溺愛卻愈來愈多,
上位者卻告訴你:「不能打小孩哦~我們這裡不會罵小孩~」
很抱歉,我真的只能說你太過夢幻了。
誰不想像《小婦人》裡面的拜爾爸爸,在糾正愛說謊的孩子時,
使用請孩子拿戒尺打拜爾爸爸的手心,而非他來打孩子的方法,
最後還成功的讓孩子改掉壞習慣,
可是哪個老師誰不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打死?
可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有這樣的反省力嗎?
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,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教,
我學到的、我得到的都一直是這個樣子,
就跟每個成人都不同、也有不同的相處方式,是一樣的,
只是,對於「體罰」這個名詞的定義,要再更明確,
否則在全國民調佔七成都還贊成體罰的前提下,所通過的零體罰制度,
只會造成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,有更多無法執行和兩難的壓力,
而且,淘汰不適任老師、選擇品性好的一流老師,
相信這些篩選出來的老師,對於體罰能有更適當的解釋和執行吧。
一點自己的小看法囉~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wretch.cc/icon/blog/smiley/msn/y23.gif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