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為了寫學程一門課的作業,
開始翻找以前大學時寫的報告和教案,
看見了一篇大三時我非常認真準備的教心報告,
當時七仙女們都說我上台報告的很專業,
還有年紀大我們好幾歲的蘭同學,直誇我這份報告做的很好,
還跟我要了書面報告的電子檔,
回想起來,腦中浮現我在宿舍的桌子前,
邊翻找書籍和期刊論文邊在腦中思考統整,邊轉化成為報告的文字,
那好像是我深深體會學術研究樂趣的一次經驗,
現在看到當年的報告行文格式,都很有論文的架式,
或許就是那次的經驗,加上後來畢業專題的整個學習過程,還有系上開的課程,
讓我在唸研究所初期,對於論文的模式了解的比其他同學還要快,
也時常沈浸在找資料、思考統整與轉化的樂趣裡,
都是因為有以前的經驗,我很感謝以前系上的栽培,
「人生裡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」,這句話完全符合我的心境啊~
反觀唸研究所到現在,常常會掉入討厭寫報告、逃離做論文的時刻,
尤其遇到讓我很頭大的英文文獻時.....
這種時候,才正是要跳回初衷,看看最初的自己是為了什麼要這麼自虐XDD
很多部日劇都是描寫老鳥被阿呆菜鳥感動或收服(神奇寶貝嗎XD),進而變好或更好,
昨天的Ar40,聰子也說了:「……真的會不知不覺有成見……」
當自己一直認為沒有成見時,其實就是抱持著成見了,
當人的年紀愈增長,人生經驗愈累積時,很多事情都認為理所當然,
就會照著經驗法則去應付,而不思考不煩惱,
這也不完全是壞事,只是真的會讓自己陷入成見的陷阱裡,
像那個阿呆的伴將,就是因為不斷煩惱才會有所成長,不是嗎?
難怪主廚很羡慕這隻菜鳥,
因為當人生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失去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,
有煩惱而且要超越煩惱,才會有進步,
你看看千秋,看看野田妹,還有許多日劇的角色,
要是沒有那些事影響他們本來認定的人生模式和態度,
會有這麼好看的日劇(喂)...哦不,是會有以後的成長嗎?
寫到這裡,突然佩服起日劇的工作團隊,
把一個個人生議題藥丸用戲劇這個甜甜的糖衣包起來,
有人只吃糖衣,有些人堅持要吃完,也因此看完日劇所得到的感覺不一樣,
這不是我現在在研所學的、以後也要做的事嗎?
咦?愈來愈胡言亂語了,
總而言之,就是要常常跳回去,看看最初的自己,就是這樣。
- Jan 08 Thu 2009 11:33
感謝與初衷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